乳腺炎的危害
对产妇自身健康的影响
局部感染加重:乳腺炎若未及时有效控制,局部炎症会进一步加重,可能形成脓肿。乳房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加剧的情况,脓肿形成时触之有波动感,不仅会让患者承受更剧烈的疼痛,还会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延长病程。例如,研究发现,乳腺炎发展为乳房脓肿的患者,其伤口愈合时间会比未形成脓肿的患者明显延长,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医疗干预来处理脓肿,如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等。
全身感染症状:严重的乳腺炎可能引发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等。细菌可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菌血症甚至败血症。患者会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同时伴有乏力、精神萎靡等全身不适。败血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对哺乳的影响
影响母乳喂养:乳腺炎会对母乳喂养造成阻碍。患病一侧乳房往往因疼痛、炎症等原因,产妇可能会减少或停止该侧乳房的哺乳,长期如此可能导致双侧乳房泌乳不均衡,进而影响乳汁分泌量。例如,有研究表明,患乳腺炎后被迫中断患侧哺乳的产妇,其乳汁分泌量在停止哺乳后的短时间内就会明显下降,而且恢复哺乳后乳汁量也较患病前减少,这会影响婴儿的营养摄入。对于婴儿来说,母乳喂养是获取营养和免疫物质的重要途径,乳腺炎导致的母乳喂养困难会使婴儿无法充分获得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等有益成分,影响其健康成长。
导致乳汁质量变化:乳腺炎时,乳汁的成分可能会发生改变。炎症刺激会使乳汁中某些细胞因子等物质含量升高,可能影响乳汁的质量,对婴儿的消化等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比如,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可能会引起婴儿胃肠道的不适反应,如腹泻等。
不同人群的特殊影响
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患上乳腺炎,除了上述对自身和哺乳的影响外,还会因为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对哺乳的担忧而产生心理压力。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而这些情绪问题又可能进一步影响乳汁分泌和身体的恢复。例如,焦虑情绪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影响催乳素等激素的分泌,从而加重乳汁分泌减少的情况。
非哺乳期女性:非哺乳期乳腺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也会对患者造成影响。非哺乳期乳腺炎可能会反复复发,给患者带来长期的困扰,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相对复杂,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长期的跟踪治疗,患者需要承受较多的医疗费用和时间成本。同时,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对疾病预后的担忧也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如出现担忧、恐惧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