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痛风结石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降低血尿酸水平来促使痛风石溶解。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别嘌醇、非布司他等,别嘌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非布司他同样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且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使用。研究表明,规范使用降尿酸药物,可使部分痛风石逐渐缩小甚至消失,但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通常要求血尿酸水平长期维持在360μmol/L以下,才能有效促进痛风石的溶解。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选择:当痛风石较大,压迫周围组织、影响关节功能或引起破溃感染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痛风石体积巨大,已经严重影响手指关节的活动,或者痛风石破溃后长期不愈合,此时手术切除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2.手术方式:手术主要是切除痛风石,但术前需要将血尿酸控制在达标水平,一般要求术前血尿酸低于300μmol/L,以减少术后痛风石复发的风险。手术过程中要尽量完整切除痛风石,但也要注意保护周围的血管、神经等组织。
三、饮食控制
1.低嘌呤饮食: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猪肝、猪肾等)、海鲜(虾、贝类等)、浓肉汤等。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低嘌呤食物,蔬菜如白菜、芹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全谷物如燕麦、玉米等。研究显示,坚持低嘌呤饮食可辅助降低血尿酸水平,对于痛风石的治疗有帮助,一般每日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150mg以下。
2.控制总热量:痛风患者往往伴有肥胖,控制总热量摄入对于控制体重、辅助降尿酸很重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等因素来确定每日热量摄入,例如成年男性,轻体力活动,每日热量摄入一般在2000-2500千卡左右,要通过合理搭配饮食来达到热量控制的目标。
四、生活方式调整
1.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ml以上,以增加尿酸的排泄。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适量饮水,避免一次饮水过多加重心脏等器官负担;对于患有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饮水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防止出现水钠潴留等情况。
2.适度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会诱发痛风急性发作。运动频率一般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对于关节已经有痛风石破坏的患者,运动时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加重关节损伤。例如痛风石已经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可选择游泳这种对关节冲击较小的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