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结核药低热正常吗

吃结核药后低热是否正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如果在吃结核药后出现低热,同时伴有乏力、皮疹、关节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多在午后或傍晚时发生,且在停药后1~2天内自行消退,这种情况通常是正常的,考虑为药物热。

但如果低热持续不退,或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盗汗等症状,提示结核病可能未得到控制;此外,还可能是并发了其他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此时还可能伴有相应感染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咽痛、腹泻等。

如果吃结核药后出现低热,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结核菌素试验、胸部CT等,以明确低热的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加强营养,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同时,患者在服用抗结核药物期间,还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服用结核药后出现低热,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