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用病情差异
心脏搭桥:适用于冠状动脉多支、严重且弥漫性病变,或左主干病变等情况。例如,当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部位较多,且难以通过多个支架来解决时,往往需要进行心脏搭桥手术。其原理是取患者自身的血管(如大隐静脉、乳内动脉等),搭建一条新的血管通路,绕过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部位,使血液能够重新供应到心肌。
心脏支架:一般用于单支或双支冠状动脉局限性、非弥漫性病变。比如患者冠状动脉某一段出现局限性的严重狭窄,但病变范围不大,可通过介入手术放置支架,撑开狭窄部位,恢复血管通畅。
二、手术方式不同
心脏搭桥:属于开胸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创伤相对较大,需要锯开胸骨,将心脏暂时停跳(体外循环下)或跳动(非体外循环下),然后进行血管吻合操作。
心脏支架:是微创手术,通过大腿根部或手腕部的血管穿刺,将导管沿着血管送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然后将支架释放撑开狭窄血管,整个过程患者一般是局部麻醉下保持清醒。
三、恢复及预后差异
心脏搭桥: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1-3个月才能基本恢复日常活动,开胸手术创伤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等恢复时间较长,但远期血管通畅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可能会更慢一些,需要更精心的护理和康复指导。
心脏支架: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一般1周左右可基本恢复轻度日常活动,但其存在再狭窄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术后半年内相对风险较高。对于有吸烟、高脂血症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再狭窄风险会增加,需要更注重术后的二级预防,如戒烟、控制血脂等。
四、创伤及风险差异
心脏搭桥:开胸手术创伤大,术中术后出血、感染、心律失常等风险相对支架手术略高,术后伤口愈合需要一定时间,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心脏支架:微创手术创伤小,术中术后出血、感染等风险相对较低,但存在支架内血栓形成、血管穿孔等特殊风险,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明显降低。
总之,心脏搭桥和支架是针对冠心病不同病情的治疗手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