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烧怎么办

一、一般处理措施

1.休息与补水

-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烧的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同时要多饮水,每日饮水1500-2000ml左右,以补充因发热出汗丢失的水分,防止脱水,而且充足的水分有助于尿液排出,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泄。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合理调整;成年人则可根据自身口渴情况适当增加饮水量。

2.物理降温

-体温在38.5℃以下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对于儿童,可以用温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擦拭时注意力度适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个部位擦拭3-5分钟左右。成年人也可采用类似方法,还可以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额头等部位,帮助降低体温。但要注意,如果患者皮肤有破损等情况则不宜使用物理降温的擦拭方法。

二、抗感染治疗

1.明确病原体

-化脓性扁桃体炎大多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咽拭子培养等,以明确病原体。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进行咽拭子培养时操作要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通过明确病原体才能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抗感染药物。

2.抗感染药物选择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常用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等。但要注意患者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可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等。不同年龄患者在药物选择上有差异,儿童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要根据儿童的体重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范围,并且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三、对症退热治疗

1.体温达到38.5℃及以上时

-对于儿童,6个月以上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下如果病情需要使用退热药物,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成年人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但要注意,低龄儿童使用退热药物需要特别谨慎,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剂量,并且避免多种退热药物同时使用,防止药物过量。在使用退热药物时,要关注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用药后体温是否逐渐下降,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烧时,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以及扁桃体局部的情况。如果儿童出现精神萎靡、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病情变化相对较快,所以需要更加密切的关注。同时,在护理儿童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一般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烧时,要注意其基础疾病的影响。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发热会加重心脏负担等。要密切监测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需要更加谨慎,并且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3.妊娠期女性患者

-妊娠期女性出现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烧时,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要权衡发热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积极进行抗感染等治疗的同时,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如通过超声等检查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