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染性疾病
1.肺炎:肺部CT可清晰显示肺部片状、斑片状浸润影,能精准定位炎症部位与范围,区分细菌性、病毒性等不同类型肺炎,例如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叶的炎症浸润,通过CT可直观呈现病灶形态。
2.肺结核:能准确发现肺部结核病灶的位置与形态,肺结核的典型表现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的结节、空洞、条索影等,借助CT可辅助诊断并评估病情活动性。
3.肺脓肿:可显现肺部含气液平的空洞,清晰判断脓肿的大小、位置及周围炎症状况。
二、肿瘤性疾病
1.肺癌:肺部CT是肺癌筛查与诊断的关键手段,能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观察肿瘤的形态、大小、边缘情况,如肺癌常表现为结节或肿块,边缘有毛刺、分叶等征象,还可判断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等。
2.肺转移瘤:可发现原发肿瘤转移至肺部的多个结节或肿块,CT能清晰展现转移灶的数量、分布等情况。
三、结构性肺病
1.支气管扩张:CT可呈现支气管呈柱状或囊状扩张,管壁增厚,能明确扩张的部位与程度。
2.肺大疱:能发现肺内含气囊腔,大小、数目不等,可评估肺大疱对肺组织的压迫情况。
3.间质性肺疾病:例如特发性肺纤维化,CT可显示双肺弥漫性网格状、蜂窝状改变等间质性改变的特征。
四、血管性疾病
1.肺栓塞:CT肺动脉造影(CTPA)是诊断肺栓塞的重要方法,能发现肺动脉内的血栓,显示栓塞的部位、范围等,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五、其他疾病
1.气胸:可显示肺组织被压缩的程度,肺组织与胸壁之间的无肺纹理区。
2.胸腔积液:能明确胸腔积液的量,判断积液是游离性还是包裹性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进行肺部CT检查时需严格控制辐射剂量,遵循最小必要辐射原则,以降低辐射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
孕妇:除非病情必需,应尽量避免CT检查,若必须进行,需做好腹部防护,最大程度减少辐射对胎儿的影响。
老年人:检查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情况,考虑其身体耐受程度,确保检查过程安全,对于心肺功能较差者,需谨慎实施检查并做好应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