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胚胎因素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胎停的重要原因,约50%-60%的胎停与胚胎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相关。例如,夫妻一方存在染色体平衡易位等结构异常,可遗传给胚胎;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突变,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如三体综合征)等,均会影响胚胎正常发育,进而引发胎停。
二、母体因素
(一)内分泌异常
1.黄体功能不全:黄体分泌的孕激素对胚胎着床及发育至关重要,黄体功能不全时孕激素分泌不足,无法为胚胎提供良好的宫内环境,易导致胎停。
2.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会干扰胚胎发育。甲亢时过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可影响胚胎的代谢及生长;甲减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阻碍胚胎的神经系统等发育进程。
3.糖尿病:孕期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环境会影响胚胎的能量代谢及细胞功能,增加胎停风险。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产生的自身抗体可攻击胎盘血管,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影响胚胎的供血供氧,从而引发胎停。
(三)解剖因素
1.子宫畸形:纵隔子宫、单角子宫等子宫畸形会改变子宫内环境,影响胚胎着床及生长空间,增加胎停几率。
2.宫腔粘连:宫腔粘连使宫腔容积减小,限制胚胎的正常发育空间,易引发胎停。
(四)感染因素
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病原体,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胚胎,破坏胚胎组织,导致胚胎停止发育。
三、父亲因素
精子染色体异常也可能导致胚胎异常,从而引发胎停。如精子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存在异常,传递给胚胎后可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进程。
四、环境因素
过多接触放射线、化学毒物等可增加胎停风险。例如长期接触甲醛、苯等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干扰胚胎的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导致胎停发生。
五、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酗酒的孕妇胎停概率较高,烟草中的尼古丁及酒精会对胚胎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过度肥胖的女性内分泌紊乱,也可能增加胎停风险。
六、特殊人群情况
(一)多次流产史女性
有多次流产史的女性再次怀孕时,胎停风险相对较高,这类人群需更密切监测孕期各项指标,如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胚胎发育情况等。
(二)高龄孕妇
年龄≥35岁的高龄孕妇染色体异常概率增加,胎停风险随之升高,此类孕妇孕前应做好遗传咨询,孕期加强产检,密切关注胚胎发育状况。
若怀疑胎停,孕妇可能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但也有部分孕妇无明显症状,需通过B超等检查及时确诊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