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性荨麻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荨麻疹,主要由寒冷刺激引起。以下是关于寒冷性荨麻疹的详细分析:
一、定义
寒冷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特殊类型,指皮肤在接触寒冷后数小时内出现瘙痒、水肿和风团,可持续3至4小时。严重者可出现手麻、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晕厥等不适,甚至休克。
二、症状
1.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
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两种。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出生后或早年即可发病,可持续终生,遇冷后数小时出现症状,皮疹为红斑和风疹块,伴有发热、怕冷、关节痛、头痛等全身症状。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较为常见,患者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触冷物的部位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疹块,严重者可出现手麻、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晕厥等症状,多在数小时内消退。
2.先天性寒冷性荨麻疹
常于出生后不久或早年发病,终身反复不止,在接触寒冷后数分钟内出现症状,皮疹为红斑和风疹块,伴有发热、怕冷、关节痛、头痛等全身症状。
三、病因
1.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
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冷球蛋白血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素血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麻疹、流感等感染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物理因素等有关。
2.先天性寒冷性荨麻疹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与编码Fas配体(FasL)的基因突变有关。
四、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发病情况和家族史。
2.进行体格检查,观察皮肤损害的特点和分布。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冷激发试验、自身抗体检测等,以明确诊断和病因。
五、治疗
1.避免接触寒冷物质,如冷水、冷风等。
2.药物治疗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以缓解症状。
3.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急救药物。
六、预防
1.注意保暖,避免暴露于寒冷环境中。
2.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3.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
总之,寒冷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避免接触寒冷物质,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摩擦,以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