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下,可选用苯妥英钠、利多卡因等药物进行治疗。以下是关于这些药物的详细介绍:
1.苯妥英钠:
机制:能与强心苷竞争性争夺Na+-K+-ATP酶,抑制强心苷中毒所致的迟后除极,阻止折返激动的发生。
用途:是治疗强心苷中毒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用法:口服,每次100-200mg,每日2-3次;或缓慢静注,每次50-100mg,必要时5-10分钟后重复1-2次,但1日内总量不得超过500mg。
2.利多卡因:
机制:降低自律性,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改变传导速度,消除折返激动。
用途: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如急性心肌梗死及强心苷类中毒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
用法:静脉滴注,用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成1-4mg/ml溶液,以1-4mg/min速度滴注,或以2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10-20ml稀释后缓慢静注,必要时可重复。
3.其他药物:
阿托品:适用于迷走神经兴奋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缓慢型心律失常。
异丙肾上腺素:适用于窦房结功能低下、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型心律失常,以及心脏骤停。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的使用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低血压等。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