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药类
(一)氨溴索类药物
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例如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适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痰液黏稠、咳痰困难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均可使用,但儿童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二)乙酰半胱氨酸类药物
乙酰半胱氨酸可分解痰液中的黏蛋白多肽链中的二硫键,使痰液的黏滞性降低,痰液变稀,易于咳出。如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适用于浓稠痰黏液过多的呼吸系统疾病,对于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剂量等情况,儿童用药需谨慎评估。
二、中药类
(一)急支糖浆
由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等组成,具有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儿童使用时需根据年龄和病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等与成人有差异。
(二)川贝枇杷膏
主要成分有川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叶、薄荷脑等,能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咯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儿童服用时要注意按照儿童的体重等情况调整剂量,并且需要密切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等。
需要注意的是,止咳化痰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来定,例如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咳痰,可能还需要配合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等,使用止咳化痰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因为这些人群的生理状况特殊,药物代谢等与常人不同,药物可能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