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中枢性发热怎么回事

一、定义

脑出血中枢性发热是指因脑出血病变累及体温调节中枢,致使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发的发热现象。

二、发病机制

脑出血若破坏下丘脑、脑干等体温调节相关的中枢结构,会干扰体温调节中枢对产热与散热的平衡调控。正常情况下,体温调节中枢能精准调节机体产热和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当该中枢受损后,机体散热功能出现障碍或产热异常增加,进而引发发热。

三、临床表现

体温多处于38℃-39℃范围,一般无感染相关征象,例如不存在咳嗽、咳痰(提示呼吸道感染)、尿频尿痛(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等表现,血常规等感染指标通常无明显异常。

四、诊断

需排除感染性发热等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热。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明确脑出血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排除感染因素,再结合脑出血病史进行诊断。

五、治疗

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比如使用冰袋冷敷额头、颈部大血管处等进行物理降温,遵循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调节体温的原则,避免低龄儿童使用强降温药物,防止对其体温调节中枢等造成不良影响。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因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更需谨慎处理发热情况。应采用温和的物理降温方法,如使用温度适宜的湿毛巾擦拭身体等,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体温骤降对儿童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如引发寒战、血液循环不良等问题。

老年患者:需关注其身体耐受性,在进行降温措施时要适度,防止因降温过度引发其他并发症,例如因大量出汗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同时要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