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疥疮有什么区别呀?

病因方面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内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外部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发病因素有差异,儿童湿疹可能与遗传、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等有关,成人可能与接触过敏原、压力等关系密切。

疥疮:是由疥螨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疥螨包括人型疥螨等,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同床共寝、握手等,在家庭或集体宿舍中易相互传染。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生活卫生条件差的人群更易感染。

临床表现方面

湿疹: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瘙痒剧烈。不同部位湿疹表现有特点,如手部湿疹可因接触外界刺激出现皲裂等;面部湿疹可能影响外观,儿童面部湿疹需注意避免搔抓引起感染等情况。湿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

疥疮:主要表现为皮肤薄嫩部位如指缝、手腕屈侧、肘窝、腋窝、乳晕、脐周、外生殖器等部位出现丘疹、丘疱疹及隧道,夜间瘙痒剧烈,雌疥螨挖掘“隧道”是其特征性表现。各年龄人群均可出现上述表现,但儿童皮肤较嫩,症状可能更明显。

诊断方面

湿疹:主要根据病史、皮疹特点、发病部位等综合判断,一般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等,斑贴试验等有助于寻找过敏原辅助诊断。不同年龄患者诊断时需考虑其特殊的生活环境、皮肤特点等,儿童湿疹诊断要结合家长描述的发病过程等。

疥疮:根据接触史、典型皮损、夜间瘙痒剧烈等特点可初步诊断,找到疥螨或虫卵即可确诊,可通过镜检皮损处刮取物查找疥螨等。诊断时需仔细检查皮肤薄嫩部位,不同年龄人群检查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治疗方面

湿疹: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一般采用保湿、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乳膏等)、口服抗组胺药物等治疗。儿童湿疹治疗更注重温和的治疗方式,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及非药物干预,如加强皮肤保湿等;成人湿疹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疥疮:治疗原则是杀灭疥螨,消除症状,预防复发。治疗药物主要有硫磺软膏等,需涂抹全身,更换衣物被褥并消毒等。不同年龄人群用药时要注意药物浓度等,儿童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循安全剂量等原则,避免误服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