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齿黄的原因
1.外源性着色:日常饮食中的咖啡、茶、可乐、红酒等,其所含色素易附着在牙齿表面,长期积累导致牙齿发黄。抽烟也是常见原因,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使牙齿表面形成烟斑。
2.内源性着色:在牙齿发育矿化期,若服用了四环素类药物,如四环素、土霉素等,药物会与牙本质结合,使牙齿变色,这种变色多呈黄色、棕色甚至灰黑色。氟斑牙也是内源性着色的一种,在牙齿发育阶段,若长期摄入过量氟,会导致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或黄褐色斑块。
3.牙齿增龄性变化:随着年龄增长,牙齿表面的牙釉质逐渐磨损,内层淡黄色的牙本质颜色透过变薄的牙釉质显现出来,使得牙齿看起来越来越黄。
4.口腔卫生不良:不按时刷牙、刷牙方法不正确,会导致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在牙齿表面,这些物质会使牙齿颜色发黄。
二、解决牙齿黄的方法
1.家庭日常护理
正确刷牙:选择合适的牙刷,如软毛牙刷,按照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这样能有效清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预防牙齿进一步变黄。
使用牙线:牙线能清洁牙刷难以触及的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辅助保持口腔清洁,建议每天使用一次。
选用合适的牙膏:含氟牙膏有助于增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美白牙膏含有摩擦剂和化学漂白成分,可一定程度去除牙齿表面污渍,但效果有限。
2.专业美白方法
洗牙:通过超声波洁牙,利用高频振动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牙菌斑和外源性色素,使牙齿恢复原本的颜色,一般建议每年洗牙12次。但洗牙只能清洁牙齿表面,对牙齿内部着色效果不佳。
冷光美白:在牙齿表面涂抹过氧化氢等美白剂,通过冷光照射激活美白剂,使其与牙齿中的色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达到美白效果。该方法美白效果较明显,但可能会引起牙齿敏感,美白效果维持时间通常在12年。
牙齿贴面:对于严重四环素牙、氟斑牙等,可考虑牙齿贴面。将薄层的瓷贴面或树脂贴面粘结在牙齿表面,改善牙齿颜色和外观。瓷贴面美观度高、耐用性好,但价格相对较高;树脂贴面价格较低,但耐磨性稍差。
3.药物治疗:可使用过氧化氢凝胶、过氧化脲等,通过化学作用对牙齿进行美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牙齿处于发育阶段,应避免使用含有强美白成分的产品,以免损伤牙釉质。儿童的牙齿发黄多因口腔卫生不良,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可使用儿童专用含氟牙膏,用量要适当。对于因氟斑牙等内源性原因导致牙齿发黄的儿童,治疗需谨慎,应在专业牙科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方法。
2.孕妇:孕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牙龈可能较为敏感。牙齿发黄一般不建议进行美白治疗,尤其是冷光美白等有创操作,可能会对胎儿产生潜在风险。孕妇应注重口腔卫生,采用温和的口腔护理方法,如使用软毛牙刷和不含刺激成分的牙膏,定期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
3.老年人:老年人牙齿发黄多与增龄性变化、长期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由于老年人牙齿可能存在磨损、松动等问题,在选择美白方法时要特别谨慎。洗牙时要告知医生自身牙齿情况,避免因操作不当加重牙齿损伤。对于牙齿敏感的老年人,美白牙膏或其他美白产品可能会引起不适,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四、不同因素影响及应对
1.年龄:儿童应从早期培养良好口腔卫生习惯预防牙齿发黄;年轻人可根据牙齿发黄原因选择适合的美白方法;老年人因牙齿状况复杂,美白需更谨慎。
2.性别:女性可能更注重牙齿美观,在选择美白方法时可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和需求选择。男性若有抽烟等习惯导致牙齿发黄,应首先戒烟,再结合专业美白方法改善。
3.生活方式:常喝咖啡、茶等易着色饮品或抽烟人群,除改变生活习惯外,要加强口腔清洁,定期洗牙。若想美白牙齿,可选择冷光美白等方法。
4.病史:有口腔疾病如牙周炎、龋齿等患者,应先治疗疾病,再考虑美白。正在服用某些可能影响牙齿颜色药物的人群,需告知医生,评估药物与美白治疗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