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齿发黄原因
1.外源性因素:日常饮食中,咖啡、茶、红酒、可乐等深色食物饮品中的色素易附着在牙齿表面,长期积累导致牙齿发黄。抽烟产生的焦油等物质也会使牙齿染色。此外,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刷牙次数过少、未使用牙线等,不能有效清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久而久之也会造成牙齿发黄。
2.内源性因素:在牙齿发育矿化期,如果服用了四环素类药物,药物会与牙本质中的钙结合,形成稳定的四环素钙复合物,导致牙齿变色。过量摄入氟化物,可能引发氟斑牙,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或黄褐色斑块。随着年龄增长,牙齿内部的牙本质逐渐增厚,透过半透明的牙釉质,会使牙齿看起来颜色加深、发黄。
二、解决牙齿发黄的方法
1.日常口腔清洁:正确刷牙至关重要,应采用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牙齿的每个面都能得到清洁。使用牙线可以清洁牙齿邻面,去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选择合适的牙膏,如含有美白成分(如过氧化物、水合硅石等)的牙膏,有助于去除牙齿表面污渍,长期使用有一定美白效果。
2.专业牙齿美白
洗牙:通过超声波洁牙机的高频振动,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牙菌斑和色素沉着,恢复牙齿原本的色泽,一般建议每年洗牙12次。
冷光美白:在牙齿表面涂抹含过氧化氢等美白剂,利用冷光照射加速美白剂的分解,从而达到美白牙齿的效果。这种方法效果显著,但可能会引起牙齿敏感,术后需注意护理。
家庭美白套装:包含美白牙贴、美白凝胶等产品,使用相对方便,但效果可能不如专业机构的美白方法。使用时需按照说明书规范操作,避免过度使用损伤牙齿。
3.修复治疗
瓷贴面:对于牙齿颜色较深、形态不佳等情况,可以选择瓷贴面修复。通过磨除少量牙齿表面组织,粘贴瓷贴面,改善牙齿的颜色和外观,具有较好的美观效果。
全冠修复:当牙齿变色严重且伴有牙体缺损等问题时,全冠修复是一种选择。如烤瓷牙冠、全瓷牙冠等,能全方位改变牙齿的颜色和形态,但对牙齿的磨除量相对较大。
三、治疗药物
1.过氧化物类美白凝胶:如过氧化氢凝胶,可用于牙齿美白,通过氧化作用分解牙齿表面及内部的色素。
2.含氟牙膏:在日常清洁中使用,氟化物有助于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同时对轻度染色可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的牙齿处于发育阶段,牙齿发黄可能与饮食、口腔卫生习惯等有关。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避免让孩子过多饮用色素较重的饮料,控制甜食摄入。由于儿童牙齿较为敏感,不建议自行使用美白产品,如需专业处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孕妇: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牙龈可能变得更加敏感,容易出现牙齿发黄、牙龈出血等问题。孕妇应更加注重口腔清洁,选择温和的口腔护理产品。避免使用未经医生许可的美白药物或产品,以防对胎儿造成潜在影响。若牙齿发黄严重影响生活,可在孕期结束后,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处理。
3.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牙齿发黄可能与增龄性变化、口腔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老年人可能存在牙齿磨损、牙龈萎缩等问题,在选择美白方法时要特别谨慎。美白产品可能对敏感的牙齿和牙龈造成刺激,应先咨询医生,评估口腔状况后,选择合适的方式。同时,积极治疗口腔基础疾病,如牙周炎等,有助于改善牙齿外观。
五、不同因素影响及应对措施
1.年龄
青少年:此阶段口腔卫生习惯尚未完全稳定,容易因饮食偏好和刷牙不规范导致牙齿发黄。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成年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可能忽视口腔清洁。同时,长期的饮食习惯也可能加重牙齿染色。建议定期洗牙,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美白方法,如冷光美白、家庭美白套装等。
老年人:除了增龄性牙齿发黄,还可能因口腔疾病导致牙齿颜色改变。在治疗牙齿发黄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口腔耐受程度,优先选择温和、安全的方法。
2.性别
女性:女性可能更注重牙齿美观,在选择美白方法时,除了考虑效果,还需关注对牙齿和牙龈的安全性。孕期和经期时,口腔更为敏感,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美白产品。
男性:部分男性抽烟、饮酒等习惯可能导致牙齿发黄更为严重。应尽量减少不良习惯,加强口腔清洁,必要时采取专业美白措施。
3.生活方式
饮食:减少咖啡、茶、红酒等深色食物饮品的摄入,进食后及时漱口。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清洁牙齿。
抽烟:戒烟能有效避免烟草对牙齿的染色,同时对整体健康有益。
口腔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刷牙、使用牙线等习惯,定期更换牙刷,确保口腔清洁。
4.病史
有口腔疾病史:如牙周炎、龋齿等,应先治疗基础疾病,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牙齿美白。否则,美白过程可能加重炎症或导致其他并发症。
有全身性疾病史: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口腔感染风险增加,美白治疗需谨慎。应在病情稳定、医生评估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