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色表现
气血两虚者面色多呈现萎黄或苍白之态,此乃因气血不足无法上荣于面,致使面部失却红润色泽。女性若气血两虚,还常伴眼睑、口唇色淡,长期气血亏虚者面色萎黄情况更为明显。
二、精神状态相关表现
1.神疲乏力:由于气血亏虚不能充分滋养机体,患者会感觉精神萎靡,极易疲倦,活动耐力显著下降,日常稍事活动便觉劳累。
2.头晕目眩:气血不能上奉于头窍,引发头晕目眩之感,尤其在突然起身时,因气血供应一时不足,头晕目眩症状可能加重。
三、身体感觉方面表现
1.心悸气短:心脏得不到充足气血濡养则出现心悸,肺气不足时会有气短表现,二者常同时存在,影响患者呼吸及心脏功能。
2.自汗:气虚不能固摄津液,导致自汗现象,且活动后自汗情况更为明显,这是气血两虚时津液失于固摄的体现。
3.肢体麻木:血虚不能濡养筋脉,会出现肢体麻木之感,影响肢体正常的感觉与运动功能。
四、舌象脉象特征
1.舌象:可见舌质淡白,舌苔薄白,此为气血亏虚,舌体失于气血充养的表现。
2.脉象:多表现为细弱脉,细脉主气血亏虚,弱脉也提示体内气血不足,脉道无力。
不同人群中,女性生理期后易出现气血两虚,表现可能更突出;儿童气血两虚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出现发育迟缓等;老年人气血两虚则可能加重脏腑功能衰退,需格外关注上述症状在不同人群中的具体呈现及相应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