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引起后脚跟痛较为常见的原因。长期的行走、站立等导致足部力学改变,跟骨下方骨膜反复牵拉,刺激骨质增生形成骨刺,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负重劳作人群。
二、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起自跟骨结节,长期的超负荷使用,如长时间跑步、跳跃等,可导致足底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引起后脚跟疼痛,在晨起下床第一步时疼痛往往较为明显,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过度活动又会加重疼痛,常见于运动员、长时间站立工作者等。
三、跟腱炎
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与跟骨的纤维组织,过度运动、突然增加运动强度等可引发跟腱炎,炎症刺激会导致后脚跟上方疼痛、肿胀,患者在行走、跑步时跟腱部位受力会使疼痛加剧,运动员及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易患。
四、跟骨滑囊炎
跟骨周围有多个滑囊,起到缓冲和减少摩擦的作用,当受到外伤、过度摩擦等因素影响时,滑囊发生炎症,引起后脚跟疼痛,常见于经常穿高跟鞋、鞋不合适的人群,局部可伴有肿胀。
五、外伤
如跟骨骨折、软组织挫伤等,有明确的外伤史,受伤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淤血等表现,根据外伤程度不同,疼痛程度有所差异,有外伤经历的人群需考虑此因素。
六、全身性疾病
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后脚跟痛,如痛风,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尿酸盐沉积在跟骨等部位,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疼痛,多见于有痛风病史或血尿酸升高的人群;类风湿关节炎也可累及足部关节,导致跟骨部位疼痛,常伴有其他关节的疼痛、肿胀、畸形等表现,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