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湿热敷法
1.原理:用温热的毛巾敷在鼻部,可促进鼻部血液循环,缓解鼻黏膜充血肿胀,从而减轻鼻塞。
2.操作方法:将毛巾浸泡在40-50℃左右的温水中,拧干后敷在鼻子上,每次敷10-15分钟,可重复进行。对于儿童,要注意水温不能过高,避免烫伤,可先在自己手腕内侧测试温度,确保适宜后再敷在儿童鼻部。
二、生理盐水洗鼻
1.原理:生理盐水可以清洁鼻腔,稀释黏液,减轻鼻黏膜水肿。
2.操作方法: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器或洗鼻器进行洗鼻。如果是洗鼻器,需按照说明书配置好生理盐水,头稍微前倾,一侧鼻孔对准洗鼻器接口,让盐水流入鼻腔,从另一侧鼻孔流出,两侧交替进行。儿童洗鼻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呛咳,可在家长协助下进行。
三、抬高头部睡眠
1.原理:睡眠时头部抬高,可利用重力作用减轻鼻部充血,缓解鼻塞。
2.操作方法:可以多用几个枕头将上半身垫高15-30度左右。对于婴幼儿,可将床垫的头部适当垫高,但要注意确保安全,防止滑落。
四、吸入水蒸气
1.原理:水蒸气能湿润鼻腔,减轻鼻黏膜干燥和充血。
2.操作方法:可以在浴室里打开热水,让浴室充满水蒸气,然后在里面待5-10分钟;或者用热水杯倒扣在鼻子附近,让鼻子吸入水蒸气,但要注意距离,避免烫伤。儿童吸入水蒸气时,家长要密切监护,防止意外发生。
五、按摩迎香穴
1.原理:按摩迎香穴可以促进鼻部气血流通,缓解鼻塞。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2.操作方法:用食指指腹轻轻按摩迎香穴,两侧各按摩100-150次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儿童按摩时力度要轻柔。
如果晚上睡觉鼻子不通气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咳嗽、头痛等,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患有鼻炎、鼻窦炎等疾病,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