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持续时间
乙肝疫苗接种后,人体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其免疫持续时间并非绝对终身。一般来说,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阳性率及滴度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多数研究显示,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滴度≥10mIU/ml时具有保护作用,接种完乙肝疫苗全程(3针)后的1-2年内,抗-HBs阳性率较高,约70%-90%左右人群仍保持有效保护水平。随着时间延长,抗-HBs滴度会逐渐下降,部分人抗-HBs可逐渐消失。
不同人群免疫持续时间差异
儿童人群: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持续时间相对成人可能略有不同,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特点使得部分儿童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但也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儿童抗-HBs消失时间较早。例如,有研究对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随访发现,部分儿童在5-10岁时抗-HBs滴度已低于保护水平。
成人人群: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持续时间个体差异更大。一般来说,30岁左右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10年后约50%左右人群抗-HBs滴度仍≥10mIU/ml,而到20年后,抗-HBs阳性率可能降至30%-40%左右。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短。这是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代谢异常等因素,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从而使乙肝疫苗诱导产生的抗-HBs维持时间缩短;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处于异常激活状态,也会干扰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使得抗-HBs持续时间不如健康人群持久。
乙肝疫苗免疫消失后的应对
当乙肝疫苗诱导产生的抗-HBs消失后,若再次接触乙肝病毒,就有感染乙肝的风险。此时需要重新评估是否需要再次接种乙肝疫苗。一般来说,对于抗-HBs阴性的人群,需要按照乙肝疫苗接种程序重新接种3针乙肝疫苗,即0、1、6个月各接种1针。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医护人员等频繁接触乙肝患者的高风险人群,可能需要更密切监测抗-HBs水平,一旦抗-HBs滴度低于保护水平,就需要及时加强接种乙肝疫苗。
总之,乙肝疫苗不是终身免疫的,其免疫持续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人群存在差异,需要根据个体情况监测抗-HBs水平并采取相应措施来维持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