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白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一、定义与正常参考值

尿白细胞高是指尿液中白细胞数量超出正常范围。正常情况下,尿白细胞计数应低于一定数值,一般成年男性尿白细胞镜检计数<1个/高倍视野,成年女性<2个/高倍视野等,具体因检测方法不同略有差异。

二、常见原因

(一)泌尿系统感染

1.膀胱炎

-发病情况: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较男性更易发生膀胱炎。性生活、经期卫生等因素可增加发病风险。

-机制:细菌等病原体侵入膀胱,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尿中白细胞增多。患者除了尿白细胞高外,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2.肾盂肾炎

-发病情况:可由膀胱炎上行感染引起,也可血行感染导致。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孕妇等特殊人群相对更易患肾盂肾炎。

-机制:病原体累及肾盂、肾实质,引起炎症,使得尿中白细胞聚集增多。患者常伴有发热、腰痛等症状,尿白细胞高同时可能伴随尿中出现细菌、亚硝酸盐阳性等情况。

(二)泌尿系统结石

1.发病情况:与代谢、饮食、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男性相对多见。

2.机制:结石会损伤泌尿系统黏膜,导致局部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引发炎症,进而出现尿白细胞高。例如,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患者,结石刺激尿路黏膜,可继发感染,使尿中白细胞增多,同时可能伴有血尿、肾绞痛等表现。

(三)泌尿系统结核

1.发病情况:多由结核分枝杆菌血行传播至泌尿系统引起,常见于中青年。

2.机制:结核分枝杆菌在泌尿系统定植后,会引起慢性炎症,导致尿白细胞升高。患者除尿白细胞高外,还可能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以及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刺激症状。

(四)其他情况

1.肾小球肾炎

-发病情况:多种因素可引起,如免疫因素、感染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机制:肾小球肾炎时,肾脏局部的炎症反应可影响尿液成分,导致尿白细胞增多。患者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尿白细胞高的同时尿蛋白定量可能异常。

2.标本污染

-发病情况:留取尿液标本时,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可能导致标本被污染,从而出现尿白细胞高的假阳性结果。例如,女性留取尿液标本时未清洁外阴,可能使阴道分泌物等混入尿液,造成白细胞计数升高。

三、相关检查与诊断

(一)尿常规检查

-内容:除了白细胞计数外,还可观察白细胞形态等。如果发现白细胞增多,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分析。

(二)尿细菌学检查

-内容:如尿培养等,可明确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及病原体种类,对于诊断泌尿系统感染导致的尿白细胞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像学检查

-内容:如超声、CT等,对于泌尿系统结石、结核、肿瘤等情况的诊断有帮助。例如,超声可发现泌尿系统结石的部位、大小等,CT对于泌尿系统结核导致的肾脏结构改变等情况能更清晰地显示。

四、应对与注意事项

(一)一般人群

1.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如果是泌尿系统感染引起,需要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如细菌感染可考虑使用抗生素,但具体药物需遵医嘱);如果是结石等其他原因,需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治疗,如结石较小可通过多饮水、适当运动促进排出,较大结石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等。

2.生活方式调整:多饮水,增加尿量,有助于冲洗尿路,减少细菌等病原体在尿路的停留时间。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会阴部清洁,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

(二)特殊人群

1.儿童

-注意事项:儿童尿白细胞高时,更要重视。因为儿童泌尿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等情况可能进展较快。要注意观察儿童是否有发热、哭闹、排尿异常等表现,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留取尿液标本时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标本污染影响结果判断。

2.孕妇

-注意事项:孕妇尿白细胞高需要谨慎处理,因为孕期生理变化可能影响病情判断和治疗。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超声等检查综合评估。如果是泌尿系统感染导致,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等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监测胎儿情况。

3.老年人

-注意事项:老年人尿白细胞高可能病情表现不典型,要全面考虑。例如,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时,可能发热不明显,而以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非典型症状为表现。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尿培养、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同时要注意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情况,因为药物代谢等与年轻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