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白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一、尿白细胞高的定义

尿白细胞高是指尿液中白细胞的数量超出了正常范围。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可有少量白细胞,一般离心尿每高倍视野白细胞不超过3个。当尿白细胞计数增多时,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的感染或其他病变。

二、常见原因

(一)泌尿系统感染

1.膀胱炎:女性较为常见,多因细菌经尿道上行感染引起。大肠杆菌等是常见的致病菌。患者除了尿白细胞高,还可能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且靠近肛门,更容易受到细菌污染而引发膀胱炎,性生活等因素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2.肾盂肾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肾盂肾炎多由细菌感染输尿管、肾盂等部位引起,除尿白细胞高外,常伴有发热、腰痛等症状。慢性肾盂肾炎多由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彻底发展而来,患者可能有反复发作的泌尿系统感染病史,对肾脏功能可能造成一定影响,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患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3.尿道炎:分为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性尿道炎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常由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所致。患者有尿道分泌物、尿痛等表现,性活跃的人群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二)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1.泌尿系统结核:如肾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除尿白细胞高外,可能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尿液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多见于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的人群。

2.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会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容易引起细菌滋生,从而出现尿白细胞高的情况。结石患者可能有腰腹部疼痛、血尿等表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发生,与代谢异常、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

3.肾小球肾炎:某些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可能伴有尿白细胞升高,如狼疮性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肾小球肾炎,除尿白细胞高外,还可能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等特定人群。

(三)邻近器官炎症波及

1.前列腺炎:男性的前列腺炎可波及泌尿系统,导致尿白细胞高。急性前列腺炎症状较明显,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相对隐匿,可能有会阴部不适等表现,多见于成年男性。

2.盆腔炎:女性的盆腔炎若波及尿道等泌尿系统,也可能引起尿白细胞高,患者有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性活跃的生育期女性易患。

三、相关检查及意义

(一)尿常规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沉渣中白细胞的数量,是初步判断尿白细胞是否高的常用方法。同时还可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等指标,有助于初步筛选泌尿系统疾病。

(二)尿细菌学检查

如尿培养,可明确是否有细菌感染及具体的致病菌,对于诊断泌尿系统感染及指导抗生素治疗有重要意义。不同患者留取尿标本的方法需正确,避免污染。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用于检查泌尿系统的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结石、肿瘤、积水等情况,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有辅助作用,适用于各个年龄人群,无辐射,操作相对简便。

2.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泌尿系统病变,如结石、肿瘤等的诊断价值较高,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等,但有一定辐射,需根据病情谨慎选择。

四、应对及注意事项

(一)针对不同原因的处理原则

1.泌尿系统感染:若为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肾盂肾炎等,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尿量,以冲刷尿道,促进细菌排出。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性生活后及时排尿。

2.泌尿系统结石: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适当运动等促进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取石等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尿白细胞变化,预防感染的发生。

3.肾小球肾炎等其他疾病:需要针对具体的病因进行治疗,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肾小球肾炎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同时密切监测尿白细胞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变化。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尿白细胞高时要警惕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由于儿童表达症状可能不清晰,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排尿情况、有无发热等表现,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儿童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的抗生素等药物。

2.孕妇:孕妇尿白细胞高要注意可能存在的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因为孕期生理变化可能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和治疗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尿白细胞高可能提示多种泌尿系统疾病,由于老年人机体抵抗力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及时就医,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要注意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和基础疾病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