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服补钾药物
(一)氯化钾缓释片
1.作用机制:氯化钾是临床常用的钾补充剂,口服后可补充钾离子,纠正低钾血症。钾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对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心肌正常功能等起重要作用。
2.适用情况:适用于预防和治疗低钾血症,也可用于长期应用利尿剂等导致钾丢失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成人和儿童在适应证上基本一致,但儿童使用需特别注意剂型选择等问题。比如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等导致钾代谢异常的患者可能会用到。
3.特殊人群提示:老年人由于肾功能可能减退,使用时需监测血钾及肾功能;儿童使用时要选择合适的剂型,且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因为儿童对钾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过量补钾可能导致高钾血症等严重后果。
(二)枸橼酸钾颗粒
1.作用机制:枸橼酸钾进入人体后,钾离子可补充机体钾含量,枸橼酸根等成分也有一定作用。它在纠正低钾血症的同时,对一些因代谢性疾病等导致的酸碱平衡问题可能有一定调节作用。
2.适用情况:可用于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尤其适用于伴有代谢性酸中毒的低钾患者。不同年龄人群均可使用,但儿童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准确。例如患有糖尿病肾病等可能出现低钾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可能会用到。
3.特殊人群提示:老年人使用时需关注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儿童使用时要严格按照医嘱,因为其身体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影响健康。
二、静脉补钾药物
(一)氯化钾注射液
1.作用机制:通过静脉输注补充钾离子,直接纠正体内低钾状态,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等。
2.适用情况:适用于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如因消化道梗阻、昏迷、手术后较长时间不能进食等导致严重缺钾,需紧急静脉补钾的情况。不同年龄人群中,成人和儿童都可能需要静脉补钾,但儿童静脉补钾时要严格控制速度和浓度等。比如大面积烧伤、大量呕吐腹泻导致严重低钾的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补钾。
3.特殊人群提示:老年人静脉补钾时要密切监测心率、血钾、心电图等,因为老年人心肾功能相对较弱,补钾不当易出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儿童静脉补钾时,要严格控制补钾速度,一般每小时不超过0.3mmol/kg,且要选择合适的血管,避免外渗等情况,因为儿童血管较细,外渗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
(二)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1.作用机制:门冬氨酸钾镁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和核酸合成,促进钾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恢复正常,维持心肌收缩功能及保持心肌细胞的正常代谢等。
2.适用情况:可用于低钾血症,尤其是心肌代谢障碍引起的心律失常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成人和儿童均可使用,但儿童使用时要根据体重等调整剂量。例如患有心肌炎等疾病导致钾代谢异常及心肌功能受影响的患者可能会用到。
3.特殊人群提示: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对心肾功能的影响,监测血钾、心电图等;儿童使用时要考虑其心肌等器官的发育情况,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