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疼是怎么回事

一、眼部疾病相关原因

(一)感染性因素

1.结膜炎

-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易患。例如,幼儿园儿童集体生活时,接触感染源后易引发。性别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上,长期佩戴隐形眼镜且不注意卫生的人群,如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过夜、清洁不规范等,增加感染风险。病史方面,有眼部其他疾病或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患病。其主要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结膜引起,表现为眼睛疼痛、充血、分泌物增多等。

2.角膜炎

-年龄: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外伤后的儿童或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更易发病。性别无显著差异。生活方式中,眼部受伤(如异物刺伤等)、长期使用某些眼药水等情况易诱发。病史方面,有角膜病史、糖尿病等免疫力相关疾病者风险更高。多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角膜所致,患者会出现明显眼睛疼,还可能伴有视力下降等症状。

(二)非感染性炎症因素

1.葡萄膜炎

-年龄:青壮年多见,儿童和老年人也可发病。性别无明显偏向。生活方式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等,易并发葡萄膜炎。病史方面,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者风险高。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等导致葡萄膜炎症,可出现眼睛疼、视力模糊等表现。

2.巩膜炎

-年龄:成年人多见,性别上女性相对更易患病。生活方式中,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易发病。病史方面,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者风险大。因巩膜的炎症反应引起,表现为眼睛疼痛,疼痛可较为剧烈,且可伴有眼部红肿等。

二、眼内压力异常相关原因

(一)青光眼

1.原发性青光眼

-年龄:闭角型青光眼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开角型青光眼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老年人相对更常见。性别上,闭角型青光眼女性略多于男性,开角型青光眼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近距离用眼、情绪激动等可能诱发闭角型青光眼。病史方面,有青光眼家族史者风险高。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房角关闭,房水流出受阻导致眼压升高;开角型青光眼是房水排出通道异常但房角开放,眼压升高。患者会出现眼睛疼,还可能有视力下降、头痛等表现。

三、眼外伤相关原因

1.机械性眼外伤

-年龄:儿童和青壮年易发生,儿童多因玩耍时的意外,如被玩具等伤到眼睛;青壮年可能因工作或运动中的意外受伤。性别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从事高危职业(如建筑工人、机械工人等)者风险高。病史方面,眼部曾有外伤史者再次受伤风险增加。包括眼球被撞击、异物刺入等,会导致眼睛疼痛,根据受伤程度不同,可能伴有出血、视力下降等不同表现。

2.非机械性眼外伤

-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如紫外线损伤多见于长时间户外工作且未采取防护措施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性别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上,长时间在紫外线环境下工作或活动(如高原地区、雪地等)未防护者易发生紫外线损伤。病史方面,无特殊相关病史,但长期接触紫外线相关环境者风险高。例如紫外线损伤是由于眼睛接触过量紫外线,引起角膜上皮损伤,出现眼睛疼、畏光、流泪等症状。

四、眼内异物相关原因

1.植物性异物

-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在户外活动时接触植物性异物的风险较高。性别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在草丛、树林等环境中活动未注意防护的人群易发生。病史方面,无特殊相关病史,但处于易接触植物性异物环境者风险高。植物性异物进入眼内会引起眼部的炎症反应,导致眼睛疼痛、红肿等。

2.金属性异物

-年龄:从事金属加工等职业的青壮年易发生,儿童较少见。性别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从事金属相关高危职业者风险高。病史方面,无特殊相关病史,但处于金属加工等工作环境者风险大。金属异物进入眼内会刺激眼部组织,引起疼痛等不适,且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眼部损伤。

五、眼内结构病变相关原因

(一)视网膜病变

1.视网膜脱离

-年龄:高度近视者中,年轻人和中年人相对多见,老年人也可发生。性别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高度近视且剧烈运动、眼部受到撞击等情况易诱发视网膜脱离。病史方面,高度近视病史者风险高。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会出现眼睛疼(部分患者有),同时伴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表现。

(二)晶状体病变

1.白内障

-年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先天性白内障在婴儿期即可发现,外伤性白内障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性别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紫外线、吸烟等可能增加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风险。病史方面,有眼部外伤史、糖尿病等病史者风险高。晶状体混浊导致白内障,一般早期可能眼睛疼不明显,但当晶状体膨胀等情况时可能出现眼睛疼,同时有视力逐渐下降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