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人应采取休克卧位,即中凹卧位。抬高头胸部约20°~30°,抬高下肢约30°~50°。这种卧位的目的是增加回心血量,改善缺氧症状。
休克卧位对休克病人的健康有以下影响:
1.增加回心血量:休克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采取中凹卧位可使膈肌下降,胸腔容量增大,同时下肢静脉回流增加,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
2.改善缺氧:头部抬高可使头部和颈部血管扩张,增加脑部血液供应,改善缺氧症状;下肢抬高可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液在下肢积聚,从而增加全身氧气供应。
3.利于呼吸:中凹卧位可使胸廓活动度增大,利于呼吸。
需要注意的是,休克卧位只是一种急救措施,在采取卧位的同时,还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如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此外,对于休克病人,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