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旁边长了个硬疙瘩疼,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
1.肛周脓肿:是一种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急性化脓感染,可引起肛门旁边长硬疙瘩并伴有疼痛。初期时,患者肛门周围会出现小硬块或肿块,表现为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硬块会逐渐增大,疼痛也会加剧,有时还会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2.外痔:是齿状线以下的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可引起肛门旁边长硬疙瘩并伴有疼痛。外痔表面盖以皮肤,可以看见或摸到,排便或增加腹压时,内痔脱出肛门外,颜色呈暗紫色,团块状,痔表面黏膜纤维化,偶有血栓形成,表面附有少量黏液。
3.疖肿: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相邻近的多个毛囊感染、炎症融合形成的叫痈。肛门周围的疖肿,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初起时,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硬结,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数日后,硬结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色小脓栓,常自行破溃。
4.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肛周剧痛。肛裂多发生于长期便秘的患者,大多因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过猛,使肛门皮肤破裂造成。
5.血栓性外痔:肛门静脉丛破裂,血液漏出血管外,形成血栓在皮下隆起。便后擦破痔黏膜,即可引起剧痛,肛门外可见暗紫色椭圆性肿块,表面水肿,质硬,压痛明显。
针对以上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1.温水坐浴: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能够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2.局部外用药物: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痔疮膏、痔疮栓等药物,直接作用于肛门局部,减轻疼痛和肿胀。
3.口服药物:如果疼痛严重,可以口服一些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4.手术治疗: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缓解症状,或者病情加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外痔切除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饮食上要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