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加,或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原因,导致颅内压持续保持在2.0kPa(200mmH2O)以上,即为颅内压增高。其主要症状表现如下:
1.头痛: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常为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清晨时较重。咳嗽、用力、低头、弯腰时可使头痛加重。头痛部位多在前额及颞部,可向枕后及眼眶部扩展。头痛剧烈时可伴有呕吐,常呈喷射性。
2.呕吐:多呈喷射性,与进食无关,呕吐后头痛可有所减轻。
3.视神经盘水肿:这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一。表现为视神经盘充血、水肿,边缘模糊,中央凹陷消失,视盘隆起,视力减退,视野缩小。
4.其他症状:如头晕、复视、淡漠、意识模糊、癫痫发作、颈项强直、猝倒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症状并非都同时出现,且部分症状可能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怀疑有颅内压增高,应及时就医,进行头颅CT、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脱水治疗、激素治疗、冬眠低温治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以预防颅内压增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