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的症状

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即为低血压,根据病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压,根据起病形式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低血压。生理性低血压是指部分健康人中血压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症状,经过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病理性低血压是指除血压低外,还常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某些疾病。1、原发性低血压病,是指无明显原因的低血压状态,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人,女性,可有家族遗传倾向。2、继发性低血压,是指人体某一器官或系统的疾病引起的血压降低,这种低血压可在短期内迅速发生,如大出血,急性心梗,严重创伤,感染,过敏等原因所导致的血压急剧下降。大多数情况下低血压为缓慢发生,可逐渐加重,如继发于严重的肺结核,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恶病质等的低血压。3、直立性低血压,包括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继发性低血压和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典型的症状包括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或休克。治疗的原则是治疗原发病,根据导致血压降低的不同疾病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