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和荨麻疹均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三者可同时或相继发生。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过敏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病程长,症状顽固,较难彻底治愈。荨麻疹则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可因鼻部症状未得到及时控制,进而发展为过敏性咽炎。过敏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可倒流至咽后壁,引起刺激性咳嗽,有时也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唯一的临床表现,故将其称为过敏性鼻炎相关性咳嗽。
当过敏性鼻炎引发长期咳嗽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避免接触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洁空调、地毯等。
2.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缓解症状。咳嗽明显者,可使用止咳药。
3.免疫治疗:对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咽炎患者,免疫治疗是一种可能根治疾病的方法。
4.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相关性咳嗽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可采用中药、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5.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过敏性鼻炎相关性咳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咳嗽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