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癔症最有效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但缺乏相应的器质性基础。对于癔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治疗:

解释性心理治疗:通过解释、指导,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所认识,帮助患者分析发病的原因及症状产生的机制,解除顾虑,树立信心,促使症状消退。

暗示治疗: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对患者进行暗示,可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能消除多年不愈的顽疾。

催眠治疗:在催眠状态下,通过揭示矛盾、暴露隐私和发泄欲望,可使患者领悟到致病的原因,消除病因、改善症状。

2.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适用于焦虑、恐惧情绪明显者,常用药物有地西泮、氯氮䓬等。

抗抑郁药:对情绪低落、自责自罪、有自杀企图者,可选用丙米嗪、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如疼痛、痉挛等,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电抽搐治疗:在癔症抽搐发作严重、出现自伤或伤人行为时,可采用电抽搐治疗,以迅速控制症状。

经颅磁刺激治疗:对部分患者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癔症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同时家属也要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此外,生活方式对癔症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影响,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紧张,保持情绪稳定。

对于儿童患者,治疗应更加谨慎。由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选择也有所不同。在治疗儿童癔症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心理治疗应注重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求,避免过度批评和指责。

2.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患儿心理创伤的治疗方法,如电抽搐治疗。

3.药物治疗应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4.家庭和学校应给予患儿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改善情绪。

总之,癔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家属和社会的支持也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