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过敏性紫癜并不严重,短期内能够恢复,不过仅有少数会出现紫癜性肾炎、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判断过敏性紫癜是否严重主要看是否有相关并发症,若出现并发症,严重时可能有消化道出血,若出血量较大,还会引发休克等临床表现。
一、过敏性紫癜病的原因:
1.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以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较为常见,其中呼吸道感染最常发生;
(2)病毒感染,多见于发疹性病毒感染,像水痘、风疹等。
2.药物因素:
(1)抗生素类,如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可导致;
(2)解热镇痛药类,如水杨酸、保泰松等可引起;
(3)其他药物,如阿托品、异烟肼等也可能诱发。
3.遗传因素:过敏性紫癜病具有家族遗传性。
4.其他因素:花粉、尘埃、疫苗接种、虫咬以及寒冷刺激等都有可能引发过敏性紫癜病。
二、过敏性紫癜病的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依据病因展开治疗,找到明确诱因进行彻底根治。但单纯皮肤型紫癜主要以休息为主,不宜过度进行药物治疗。
2.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注意加强营养并维持电解质平衡。当消化道出血仅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且腹痛不重时,可给予流食。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则应禁食。还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
3.对症治疗:
(1)出现发热、关节痛者可遵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如消炎痛、芬必得等;
(2)腹痛者可遵医嘱应用解痉挛药物,如山莨菪碱口服或肌注;
(3)若有明显感染,遵医嘱给予有效抗生素;
(4)单纯型紫癜,可遵医嘱使用芦丁、维生素C、钙剂、安络血或酚磺乙胺等;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药,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如使用肝素、尿激酶等;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总之,过敏性紫癜要关注其是否出现并发症来判断严重程度,明确病因后可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