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宝宝从床上掉下来是否有事需分情况判断
掉落情况较轻时:若宝宝从床上掉落时,地面有较厚的软垫等缓冲物,宝宝落地后立刻大哭,一般提示情况相对良好,可能仅为皮肤轻微擦伤等,需仔细检查宝宝身体有无明显外伤,如观察皮肤有无红肿、淤青等,通常这种情况下宝宝后续出现严重问题的风险较低,但仍需密切观察一段时间。因为10个月宝宝身体各部位相对娇嫩,即便有缓冲,也需警惕内部潜在损伤。
掉落情况较重时:如果宝宝从较高位置掉落,地面较硬,掉落时没有明显哭声或者哭声异常、出现嗜睡、频繁呕吐、精神萎靡、抽搐、囟门膨出等情况,那就需要高度重视,可能存在颅脑损伤、内脏损伤等严重问题。因为10个月宝宝的颅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颅骨较软,脑部缓冲能力相对较弱,高处坠落容易导致颅脑内部出血、脑震荡等情况;同时内脏也可能因撞击受到损伤。
宝宝从床上掉落后的正确处理措施
第一时间观察与检查:立即将宝宝抱起,观察宝宝的神志、面色、呼吸等情况。检查身体各部位,看有无明显外伤、出血等。若宝宝有哭闹,要注意观察哭声是否有力。
密切观察后续表现:在接下来的24-48小时内,持续观察宝宝是否有异常表现,如是否反复呕吐,呕吐物的性状;是否精神差,总是想睡觉且不易唤醒;是否出现抽搐;囟门是否有异常变化等。如果发现上述异常表现中的任何一种,应及时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通过头颅CT等检查来明确脑部情况,通过腹部超声等检查了解内脏有无损伤等。
预防宝宝从床上掉落的建议
选择合适的床铺与防护:宝宝睡觉的床应选择有护栏的床,且护栏要牢固,高度合适,能有效阻挡宝宝掉落。床铺周围不要放置过多杂物,避免宝宝因被杂物绊倒后从床上掉落。
加强看护:在宝宝在床上时,家长不要离开,尤其是宝宝能够自己翻身等有活动能力后,更要时刻留意宝宝的动向。可以在床边铺设柔软的地垫等,进一步降低宝宝掉落受伤的风险。10个月宝宝活动能力逐渐增强,自身还不具备很好的自我保护能力,所以家长的看护至关重要,这是从源头上避免宝宝从床上掉落情况发生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