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通常指破伤风疫苗,在外伤需打破伤风疫苗时应尽早注射。破伤风梭菌感染潜伏期一般为6-12天,虽伤后24小时内或稍晚注射也能起到免疫作用,但因个体体质差异,部分患者潜伏期可能较短,为防其通过破损皮肤黏膜侵入机体并在血液循环中产生大量毒素危害人体,故一般建议越早注射越好。破伤风疫苗可中和破伤风梭菌生长时释放的外毒素,但对其生长及释放毒素功能无影响。单次注射破伤风疫苗不能使人持久免疫破伤风梭菌,需保证体内破伤风外毒素抗体浓度较高,才能更有效预防感染。除外伤,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体内异物取出等非外伤性损伤也要注意可能有破伤风梭菌感染。破伤风梭菌大量存于人体肠道,随粪便排出,肠道破裂会使腹腔或手术切口受污染机会增加,若发病久、污染重,术后可能发生破伤风梭菌感染。
一、关于破伤风疫苗的注射时机:
1.通常在外伤后应尽早注射,以降低感染风险。
2.虽伤后24小时内或稍晚注射也可能有免疫作用,但不能太晚。
二、关于破伤风疫苗的作用原理:
1.能中和破伤风梭菌释放的外毒素。
2.但对其生长和释放毒素功能无影响。
三、关于破伤风疫苗的免疫持久性:
1.单次注射不能持久免疫。
2.要保证较高的抗体浓度来有效预防感染。
四、关于非外伤性损伤与破伤风梭菌感染的关系:
1.一些非外伤性损伤情况也可能感染。
2.肠道破裂会增加感染风险。
总之,破伤风疫苗的注射要把握好时机,了解其作用原理和免疫持久性,同时对于非外伤性损伤也要重视破伤风梭菌感染的可能,以更好地预防破伤风梭菌感染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