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能的原因
(一)痔疮
情况说明:痔疮是引起便后出血较常见的原因。内痔通常表现为无痛性便血,便血颜色鲜红,可在排便后滴血或手纸上有鲜血。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患痔疮,久坐、久站、便秘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风险。比如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缺乏运动的人群,肠道蠕动相对缓慢,容易引发便秘,进而增加患痔疮的几率。
相关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久坐久站、便秘人群高发。
(二)肛裂
情况说明:肛裂导致的出血通常伴有肛门疼痛,尤其是在排便时及排便后,便血颜色鲜红,量一般较少。肛裂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长期便秘、大便干结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肛裂。例如一些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减弱,容易便秘,就较易引发肛裂。
相关人群: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便秘人群高发。
(三)直肠息肉
情况说明:直肠息肉也可导致便纸上有血,一般为无痛性便血,颜色鲜红,有时息肉会随大便排出。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直肠息肉,有家族息肉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比如家族中有成员患过家族性肠息肉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就需要更加关注肠道健康。
相关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有家族息肉病史人群风险较高。
(四)直肠癌
情况说明: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但现在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便血常为暗红色,可伴有黏液,还可能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等症状。有家族遗传史、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直肠癌风险增加。比如长期喜欢吃油炸、腌制食品,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的人群,患直肠癌的几率相对较高。
相关人群:中老年人高发,有家族遗传史、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风险较高。
二、应对建议
(一)及时就医检查
原因:因为仅通过便纸上有血这一症状较难准确判断具体病因,需要通过肛门指诊、肠镜等检查明确诊断。
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对于儿童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应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儿童直肠相关疾病相对较少,但也不能忽视;对于老年人,由于直肠癌等疾病高发,更要及时检查以排除严重疾病。
(二)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方面: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芹菜、菠菜等)、水果(苹果、香蕉等)、全谷物等,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发生,从而降低痔疮、肛裂等疾病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应注意饮食均衡,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避免过度食用辛辣刺激食物;老年人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于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
生活习惯方面:避免久坐久站,定时起身活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避免排便时久蹲。儿童要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排便时玩耍等分散注意力;老年人要注意避免因行动不便等原因久蹲厕所。
如果发现上大厕擦屁股时有血,应引起重视,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