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偶尔耳鸣的常见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
1.短暂性噪音暴露:当短时间处于突然的高强度噪音环境中,比如近距离经过鞭炮燃放现场、短暂接触工厂里瞬间的高噪音设备等,耳朵受到噪音刺激后可能偶尔出现耳鸣,一般脱离该环境后可较快缓解。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这种情况出现偶尔耳鸣,对于儿童来说,玩耍时接触到突然的高分贝声音更易引发,因为儿童耳部结构相对娇嫩,对噪音的耐受能力较低;成年人若因工作等原因偶尔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也可能出现。
2.体位变化:突然从卧位快速站立等体位变化时,可能影响耳部血液供应等,从而偶尔出现耳鸣。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相对下降,血液循环调节能力较弱,体位变化时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内耳供血短暂改变而引发偶尔耳鸣。
(二)病理性因素早期表现
1.耳部疾病
-外耳道异物:儿童较为常见,比如儿童玩耍时将小珠子、小纸片等异物塞入外耳道,偶尔可能刺激外耳道引起耳鸣。成年人也可能因外耳道进入小昆虫等异物出现偶尔耳鸣。
-轻度中耳炎:早期炎症较轻时,可能偶尔出现耳鸣症状。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由于耳部咽鼓管较短、宽且平直,更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引发中耳炎,所以儿童相对更易因轻度中耳炎出现偶尔耳鸣;成年人若感冒后未及时有效治疗等也可能出现轻度中耳炎导致偶尔耳鸣。
2.全身性疾病早期
-高血压:早期血压轻度波动时,可能影响耳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偶尔出现耳鸣。中老年人相对更易患高血压,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使得高血压发生率升高,所以中老年人因高血压早期偶尔出现耳鸣的情况相对多见,但年轻人若有不良生活方式等也可能出现血压异常导致偶尔耳鸣。
-糖尿病:在血糖轻度波动尚未达到明显临床症状阶段时,可能影响神经功能等,进而偶尔出现耳鸣。糖尿病患者各年龄段都有,尤其是中老年人,长期高血糖等因素会逐渐影响全身神经和血管,早期可能先表现为偶尔耳鸣等神经受累的情况。
二、应对及注意事项
(一)一般观察与处理
如果只是偶尔出现耳鸣,首先要观察耳鸣的特点,比如是短暂的、间歇性的,声音性质是嗡嗡声、蝉鸣声等。如果是因短暂噪音暴露或体位变化引起的偶尔耳鸣,可先脱离噪音环境、保持体位平稳等,多数可自行缓解。对于儿童出现外耳道异物导致的偶尔耳鸣,家长要避免儿童自行挖耳等操作,应及时带儿童就医取出异物;成年人若外耳道进入异物,也不要自行盲目处理,应尽快就医。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偶尔出现耳鸣时,家长要格外关注,因为儿童表述可能不准确,要观察儿童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是否有耳部疼痛、哭闹不安等情况。如果怀疑有耳部异物等情况,要及时带儿童到耳鼻喉科就诊,避免异物长期存留对外耳道或中耳造成更严重损伤。
2.老年人:老年人偶尔出现耳鸣时,要注意监测自身血压、血糖等情况,因为老年人多种全身性疾病风险较高,若耳鸣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如头晕、听力下降等,要及时就医检查,排查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加重或耳部疾病等问题。
3.有基础疾病人群: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出现偶尔耳鸣时,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对耳鸣情况进行观察,若耳鸣频繁出现或伴有基础疾病相关症状加重,如高血压患者出现头痛等,要及时就医调整基础疾病治疗方案并排查耳部等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