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测2次血压,正常成人建议每月测量1次血压,具体情况需视个人而定。而对于初次诊断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则应连续7天,每天早晚测血压,每次测2至3遍,并取平均值。若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可每周选择1至2天测量血压,早晚各1次。测量血压时需注意以下方面:
一、要选择质量合格的电子血压计或者水银血压计。
1.电子血压计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2.水银血压计准确性较高,但使用相对复杂。
二、测量血压前,应休息10至15分钟,若运动后测血压,则需休息30分钟左右。这是为了让身体状态相对平稳,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三、测量血压时,应坐在椅子上,保持上肢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这样能确保血压测量的准确性。
四、要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不能过紧也不能太松。如果是水银血压计,需将听诊器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五、测量血压应测两到三遍,中间间隔2分钟以上,取平均值,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高血压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
1.利尿剂: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血容量来降低血压。
2.钙通道阻滞剂:能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
3.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发挥降压作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的结合,起到降压效果。
在高血压治疗期间,要相信医生,保持不恐惧、不焦虑、不迷信的心态,科学治疗和良好心态是治疗成功的有力保障。
总之,了解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和高血压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控制病情十分重要。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也有助于血压的稳定和健康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