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这类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而发病。对于癔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治疗:
暗示疗法:这是消除癔症症状,尤其是躯体障碍的有效方法。在施行暗示治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方面,治疗环境要安静,以消除环境对患者的各种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医生在认真详细地询问病史和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认真分析的基础上,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病情,消除顾虑,树立信心,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解释性心理疗法:主要目的在于让患者了解疾病的本质,解除疑虑,增强信心,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物:如有焦虑、抑郁症状,可适当应用抗焦虑药物,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
抗抑郁药物:若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可应用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
3.物理治疗:
电抽搐治疗:对于癔症性抽搐发作、严重兴奋激动或出现伤人、自伤等严重行为障碍者,可应用电抽搐治疗,以迅速控制症状。
4.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中药进行调理,如朱砂安神丸、逍遥丸等。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癔症具有一定的疗效,可选取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进行治疗。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患者的躯体症状,应首先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
2.治疗应在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下进行,医生应向患者和家属具体分析病情和治疗方法,取得他们的信任和理解。
3.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在公众场合谈论患者的病情。
4.对于癔症患者,家属应给予理解、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癔症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家属和社会的支持也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