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周围长疱疹的原因 口唇疱疹的治疗方法

嘴巴周围长疱疹,医学上称为口唇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单纯疱疹病毒分为1型和2型,90%的口唇疱疹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食具和衣物间接传染。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发热、胃肠功能紊乱、月经、妊娠、病灶感染等,潜伏在体内的单纯疱疹病毒可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至支配区域的皮肤黏膜,引起口唇疱疹。

口唇疱疹具有自限性,一般1~2周可自愈,但容易复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局部治疗:保持口腔清洁,可外用3%阿昔洛韦软膏、1%喷昔洛韦乳膏或0.5%~1%紫草油等。

2.全身治疗:可口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等,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3.对症治疗:若疼痛明显,可口服镇痛药;若继发感染,可使用抗生素。

4.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口唇疱疹是外感风热之毒,或兼脾胃湿热,内蕴湿热,热毒上攻所致,可采用清热解毒、利湿的中药治疗。

5.注意事项:避免搔抓患处,以免引起感染扩散;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需要注意的是,口唇疱疹容易与带状疱疹、脓疱疮等疾病混淆,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对于反复发作的口唇疱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