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急救措施
胃出血发生时,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紧张焦虑,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加重出血情况。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道引起窒息。
二、补充血容量
1.评估出血量: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以及血红蛋白等指标来评估出血量的多少。如果是轻度出血,血红蛋白下降可能不明显;中重度出血时,血红蛋白会明显降低。
2.输液输血: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需要及时通过静脉输液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以维持血容量,防止休克。如果血红蛋白低于一定数值(如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70g/L,成年女性低于60g/L等),可能需要输注红细胞悬液等进行输血治疗。不同年龄的患者对血容量不足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由于血容量相对较少,更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补充血容量,避免出现严重的循环衰竭。
三、药物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常用的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它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因为胃酸过多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不利于胃出血部位的愈合。研究表明,质子泵抑制剂能使胃内pH值迅速升高,从而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发挥作用,有利于止血。不同年龄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调整,儿童使用需谨慎,要根据体重等因素进行合理用药。
2.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等,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但使用时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于有血栓病史等特殊情况的患者需要权衡利弊。
四、内镜治疗
1.检查与止血:在患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胃出血的部位和病因。如果是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引起的出血,可以在胃镜下进行止血治疗,如使用钛夹夹闭血管、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使血管收缩止血等。不同年龄患者进行内镜检查的耐受性不同,儿童进行内镜检查需要在麻醉等合适的操作下进行,要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
2.术后观察:内镜治疗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有无再出血等情况。
五、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如果胃出血是由于严重的胃溃疡穿孔、大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经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对于一些反复出血的胃溃疡患者,经过内科积极治疗无效时,手术是必要的选择。
2.手术方式:手术方式会根据具体病因和患者的情况而定,如胃大部切除术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情况不同,儿童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精细的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
六、病因治疗
1.针对胃溃疡治疗:如果胃出血是由胃溃疡引起,在出血停止后需要进一步治疗胃溃疡,如使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如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溃疡的常见原因之一。不同年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也有差异,儿童治疗幽门螺杆菌需要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组合。
2.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如果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要针对门静脉高压等病因进行治疗,可能需要采取介入治疗(如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或外科手术等方法来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再次出血。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本身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病因时需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避免因治疗病因而引发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