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急救措施
休息与体位: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对于呕血的患者,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血液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清除口腔内的血液和分泌物,必要时可进行吸氧等操作,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补充血容量
输液: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或胶体溶液等,如右旋糖酐等,以纠正休克,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根据患者的出血量、血压、心率等情况调整输液的速度和量。例如,若患者出现休克表现,应快速补液扩容。
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避免血凝块过早溶解,有利于止血。
止血药物:可使用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过程起到止血作用。
内镜治疗
内镜下止血:对于明确出血部位的胃出血患者,可在内镜下进行止血治疗。如采用内镜下喷洒止血剂(如去甲肾上腺素溶液等)、电凝止血、激光止血或放置止血夹等方法,直接针对出血病灶进行止血。
手术治疗
适应证:如果患者经过积极的内科治疗仍大量出血不止;或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内科治疗难以控制出血;或有胃穿孔等并发症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如胃大部切除术等。
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老年人:老年人胃出血时,往往病情变化较快,且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输液速度不宜过快,防止诱发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同时,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
儿童:儿童胃出血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多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感染等因素有关。治疗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内镜下较温和的止血方法等,且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要注意儿童的心理安抚,减少其紧张情绪对病情的影响。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胃出血的治疗需格外谨慎,要充分考虑胎儿的安全。在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法时,要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例如,在使用止血药物和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时,要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品种,并密切监测胎儿的状况。
饮食调整
急性期:在胃出血急性期需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出血停止后可逐渐给予温凉、清淡的流质饮食,如米汤等,然后根据病情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食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硬、过烫的食物,防止再次诱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