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是用来预防乙型肝炎疾病的一种特殊药物,接种后可显著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肝衰竭及慢性肝病的病死率。虽然可能出现一些轻微的反应,但多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要注意以下事项:
1、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至少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接种部位新生儿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注射后不要揉搓注射部位。
2、接种疫苗后少部分人可能出现低热、接种部位红肿、压痛等症状,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发生率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不要紧张,症状多在1~3天内不治自愈。如高热并持续不退,要注意及时去医院就诊。
3、特殊人群要注意接种后进行试验检测有无抗体,接触HBV感染者体液或血液的职业暴露风险人群;HBsAg阳性母亲出生的婴儿;慢性血液透析者;HIV阳性和其他免疫功能低下者。在接种最后1剂疫苗后1-2个月内进行检测。
总之,目前乙肝疫苗的安全性较高,注射完疫苗后不需要特殊注意事项,要时刻保护自己,避免乙型肝炎的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