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
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范围为男性4.0-5.5×10¹²/L,女性3.5-5.0×10¹²/L。如果RBC计数偏高,可能提示身体缺氧、血液黏稠度增加等问题;偏低则可能提示贫血、失血等。
2.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Hb与RBC意义相似,偏高或偏低都可能与贫血有关。
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成人值为(4.0-10.0)×10⁹/L。WBC升高可能意味着身体有感染、炎症等问题;降低则可能提示免疫力下降。
4.白细胞分类计数: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等。不同类型细胞的比例变化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如中性粒细胞升高可能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升高可能提示病毒感染等。
5.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范围为(100-300)×10⁹/L。PLT偏高可能与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有关;偏低则可能与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有关。
6.红细胞比容(HCT):正常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HCT偏高可能提示血液黏稠度增加,偏低则可能提示贫血或失血。
7.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这三个指标主要用于判断贫血的类型,如MCV偏低可能提示缺铁性贫血,MCH偏低可能提示地中海贫血等。
8.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这两个指标可反映血小板的大小和形态,异常可能提示血小板功能异常或骨髓造血异常。
9.其他指标:如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等,也可提供一些关于贫血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血常规检验报告单的解读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如果对报告单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此外,一些生理因素也可能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食等。因此,在进行血常规检查前,应尽量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