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反复发烧咋办

一、明确发烧的判断标准

正常儿童的腋下体温一般在36℃-37℃之间,当腋下体温超过37.3℃,直肠温度超过38℃,可判断为发烧。如果小孩反复发烧,首先要观察发烧的频率、程度以及伴随症状等情况。

二、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

-适用于低-中度发烧的儿童:可以用温水擦拭儿童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擦拭时间可以适当长一些,一般每处擦拭3-5分钟。

-注意事项:要避免擦拭儿童的胸前区、腹部、足底等部位,防止引起不适。另外,对于小月龄婴儿,不建议采用酒精擦浴的方法,因为婴儿皮肤薄,酒精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可能导致酒精中毒。

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反复发烧会使儿童身体丢失较多水分,要鼓励儿童多喝温水,这样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散热,也能防止脱水。

三、寻找发烧的根源并处理

感染性因素:

-病毒感染:如常见的流感病毒、普通感冒病毒等引起的发烧。如果是流感病毒感染,在发病早期可以考虑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适用年龄等情况。如果是普通病毒感染,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一般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经过合理护理,发烧会逐渐缓解。

-细菌感染:像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感染。需要根据具体的细菌感染情况,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但使用抗生素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儿童是否有抗生素过敏史等情况。

非感染性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会导致儿童反复发烧,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自身抗体等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四、及时就医的情况

当儿童反复发烧伴有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体温情况:如果儿童体温超过39℃,或者发烧持续时间超过3天仍没有缓解迹象。

-精神状态:儿童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等情况。

-伴随症状:伴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困难、皮疹等严重伴随症状。

五、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殊考虑

婴儿期(0-1岁):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还不完善,反复发烧时更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因为婴儿病情变化相对较快,一旦发现发烧要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并且尽快就医,在就医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交叉感染。

幼儿期(1-3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但对疾病的表达能力有限。要更加留意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伴随症状,在护理时要保证他们的休息,饮食上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3岁以上):要鼓励他们表达身体的不适感受,同时要让他们配合治疗和护理,比如按时喝水、配合物理降温等操作。在这个阶段,如果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疾病引起的反复发烧,也要按照上述原则进行处理,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如果涉及到学龄期儿童,同样要遵循相关的用药禁忌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