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角度的成因
(一)脾虚湿盛
1.成因及影响: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若脾虚则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水湿内停,就会表现为舌苔发白有齿痕且厚。脾虚的人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长期饮食不规律,比如儿童过多食用生冷、油腻食物,成人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都可能导致脾虚。脾虚湿盛时,水湿之邪盘踞体内,舌苔就会出现相应改变。对于儿童来说,脾虚湿盛还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情况;而成人则可能出现身体沉重、困倦等表现。
2.年龄性别差异体现:儿童脾虚湿盛可能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不当有关,女孩和男孩在这方面并没有本质性别差异,但儿童的脾胃功能相对脆弱,更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脾虚湿盛。成人中,女性可能因过度节食减肥等导致脾虚,男性可能因长期饮酒、暴饮暴食等引发脾虚湿盛。
(二)寒湿困脾
1.成因及影响:外感寒湿之邪,或者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的环境中,会导致寒湿困脾。寒湿之邪阻滞中焦,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出现舌苔发白厚腻有齿痕。例如,长期居住在潮湿地区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寒湿之邪侵袭。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如果在寒冷季节穿着过少,也可能感受寒湿之邪;成人中从事水上作业等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环境的人群易患寒湿困脾。
2.年龄性别差异体现:儿童在寒冷季节若保暖不当,感受寒湿后更易出现寒湿困脾;成人中男性可能因工作环境等因素更易接触寒湿之邪,女性在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抵抗力下降,也较易受寒湿之侵。
二、西医角度的相关因素
(一)口腔卫生状况
1.成因及影响:口腔清洁不到位,食物残渣、细菌等在口腔内滋生,可能导致舌苔增厚。长期口腔卫生不良,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出现舌苔发白有齿痕的情况。儿童如果家长没有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饭后不及时漱口、刷牙不彻底等,就容易出现口腔问题进而影响舌苔状态;成人中一些有吸烟、饮酒习惯且口腔卫生差的人,舌苔异常的概率更高。
2.年龄性别差异体现: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需要家长协助培养,不同性别儿童在这方面主要是家长引导的差异;成人中男性可能因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导致口腔卫生更易出现问题,女性在这方面相对可能更注重一些,但也有部分女性因不良生活习惯出现口腔卫生不佳情况。
(二)消化系统疾病
1.成因及影响: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进而反映到舌苔上。例如,患有胃炎的患者,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异常,可能导致舌苔发白有齿痕。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可能与感染等因素有关,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引发儿童胃炎等疾病;成人消化系统疾病则可能与长期不良饮食、精神压力等因素相关。女性在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消化系统功能可能会有波动,也可能影响舌苔状态。
2.年龄性别差异体现: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感染因素更为常见,不同性别儿童在感染概率上无明显差异;成人中男性可能因饮食不规律、压力大等更易患消化系统疾病,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消化系统功能变化可能更明显。
三、综合应对建议
(一)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对于脾虚湿盛或寒湿困脾的人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注意饮食调理。儿童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适当食用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等;成人则应规律饮食,少吃寒凉食物,多吃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等。
2.作息方面:保证充足的睡眠,儿童需要充足的睡眠时间来促进生长发育,成人也应避免熬夜,规律作息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的作息需要家长合理安排,成人则要自我约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3.环境方面:注意居住环境的干燥、温暖,避免儿童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环境,成人也应尽量避免长期待在潮湿寒冷之处,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二)口腔护理
1.儿童口腔护理: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帮助儿童刷牙,饭后让儿童漱口,使用适合儿童的牙膏和牙刷。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可以用湿润的纱布轻轻擦拭口腔。
2.成人口腔护理:成人应每天早晚正确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保持口腔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