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的接种针次
暴露后接种程序
5针接种程序:一般情况下,对于普通的暴露后接种,采用5针接种法,即于0(第1天,注射第1针)、3(第4天,注射第2针)、7(第8天,注射第3针)、14(第15天,注射第4针)、28(第29天,注射第5针)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5剂。这种程序适用于一般的犬、猫等动物致伤等情况。
2针接种程序: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可以采用2针接种程序,即0、7天各接种1剂。适用情况为使用已批准可以采用2针程序的狂犬病疫苗产品,且患者的暴露情况经过评估符合相应要求,例如暴露分级为Ⅱ级且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等情况。
暴露前接种程序
通常为0、7、28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3剂。适用于某些高风险人群,如兽医、动物饲养管理人员、狂犬病实验室工作人员等,提前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
不同人群的接种注意事项
儿童
儿童接种狂犬疫苗的针次和程序与成人基本相同,但在接种过程中需更加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尽量安抚儿童情绪,减少其因恐惧产生的不配合情况。要确保接种部位的清洁,避免感染,由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接种后要密切观察局部是否有红肿、疼痛等异常反应。
孕妇
孕妇被动物致伤后接种狂犬疫苗是安全的,其接种针次和程序遵循暴露后或暴露前的常规接种方案。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狂犬疫苗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为狂犬病一旦发病致死率几乎100%,所以孕妇被动物致伤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疫苗,不必因妊娠而犹豫接种。
老年人
老年人接种狂犬疫苗时,要注意其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情况。如果老年人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接种前要确保基础疾病控制稳定。接种后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对不良反应的耐受和反应可能与年轻人不同,要及时发现异常并就医。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包括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这类人群接种狂犬疫苗后,机体产生抗体的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抗体产生情况。可能需要在接种程序完成后检测抗体水平,如果抗体产生不足,可能需要考虑加强接种等措施,但具体要根据个体的免疫状态由医生综合评估制定接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