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以下是脑梗死的一些主要护理诊断及措施:
1.躯体活动障碍:与偏瘫或平衡能力降低有关。
措施:提供安全的环境,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预防压疮;协助患者洗漱、进食、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如床上翻身、关节活动、肌肉按摩等,以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时间,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2.语言沟通障碍:与脑梗死导致的语言中枢受损有关。
措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达,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交流;提供清晰、简单的语言表达方式,使用肢体语言、图片、文字等辅助沟通工具;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如发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吞咽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3.吞咽障碍:与脑梗死导致的吞咽功能受损有关。
措施: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选择合适的进食方式,如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给予软食、半流质或流质饮食,避免粗糙、干硬或刺激性食物;进食时应缓慢、小口进食,避免呛咳和误吸;定期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4.有误吸的危险:与吞咽障碍有关。
措施: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坐位或半坐位,头部前倾;进食时应保持安静,避免分心;给予足够的时间咀嚼和吞咽;观察患者进食过程中的情况,如有无呛咳、吞咽困难等;根据需要,给予鼻饲饮食或吞咽训练。
5.焦虑/抑郁:与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的影响有关。
措施: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焦虑或抑郁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进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或康复训练,转移注意力,缓解负面情绪;必要时,可考虑转介给心理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6.知识缺乏: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有关。
措施: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脑梗死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后等相关知识;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如宣传册、视频等,以便患者及家属随时查阅;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管理,如饮食、运动、用药等;定期进行随访和复诊,解答患者的疑问。
7.潜在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的先兆症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给予适当的肢体活动和按摩,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
总之,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需求和康复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共同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