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梁的解剖结构基础
鼻梁主要由鼻骨、软骨等结构组成。鼻骨位于鼻的上部,左右各一块,互相对合构成鼻背的支架;鼻外侧软骨等构成鼻的侧部。这些结构在出生后基本已大致定型,其形态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遗传基因会影响鼻骨、软骨的发育形态等。例如,父母双方的基因中关于鼻结构发育的相关基因组合,决定了个体鼻梁的基本形态,这是从胚胎发育时期就已经奠定的基础,并非后天的外力可以轻易改变。
二、捏鼻子难以使鼻梁变高的原因
(一)骨骼结构的限制
鼻骨在青春期结束后基本就停止生长发育了。青春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包括骨骼的发育,鼻骨一般在18-20岁左右就完成了骨化过程,不再有明显的生长。所以,过了这个阶段后,通过捏鼻子等外力作用是无法改变鼻骨的形态和高度的。对于处于青春期前的儿童和青少年,虽然鼻骨还在发育,但捏鼻子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鼻梁的最终高度,因为鼻梁高度主要由遗传决定的鼻骨发育情况所主导,外力捏压并不能促使鼻骨过度生长从而让鼻梁变高。
(二)软骨的特性
鼻外侧软骨等软骨组织虽然相对鼻骨有一定的可塑性,但这种可塑性非常有限。正常情况下,软骨的形态和位置也是由遗传等因素决定的,而且软骨的生长和形态维持主要依赖于自身的生理调节机制。捏鼻子时施加的外力很难打破这种生理调节机制来改变软骨的结构和鼻梁的高度。即使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软骨的生长也是按照遗传预定的程序进行,外力捏压无法让软骨过度增生或改变其正常的发育方向来实现鼻梁变高的目的。
三、错误捏鼻子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对鼻腔黏膜的损伤
频繁、用力地捏鼻子可能会损伤鼻腔黏膜。鼻腔黏膜比较脆弱,捏鼻子时如果力度不当,容易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引起鼻出血等情况。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鼻腔黏膜更加娇嫩,过度捏鼻子更容易造成黏膜损伤。例如,儿童的鼻腔黏膜厚度仅为成人的几分之一,捏压时更易受到伤害,可能会引起鼻腔炎症等问题,影响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如鼻腔的过滤、温暖和湿润空气等功能都会受到不良影响。
(二)对鼻骨和软骨的不良影响
不当的捏鼻子动作还可能影响鼻骨和软骨的正常结构。如果用力过猛,可能会导致鼻骨微小的骨折或者软骨的移位等情况,虽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会引起鼻梁局部的疼痛、肿胀、畸形等问题。对于青少年来说,鼻骨和软骨还在发育阶段,不当捏压可能会干扰其正常的发育进程,导致鼻梁形态异常等不良后果。例如,可能会使鼻梁出现歪斜等情况,影响面部的美观和正常的鼻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