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新生儿老是做干呕状态是怎么了

一、生理性原因

(一)吞咽功能不完善

新生儿的吞咽功能还未发育成熟,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唾液腺开始分泌唾液,但新生儿不能很好地将唾液吞咽下去,就可能出现干呕的状态。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口腔相对较浅,吞咽反射还不协调,随着月龄增长,吞咽功能逐渐完善后,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

(二)胃食管反流

新生儿的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成熟,较为松弛,而胃呈水平位,容量较小,当吃奶后,胃内的奶液容易反流至食管,刺激咽喉部,从而引起干呕。一般在出生后几个月内比较常见,随着宝宝月龄增加,胃的位置逐渐变垂直,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逐渐完善,胃食管反流现象会逐渐减轻。

二、病理性原因

(一)消化道感染

1.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消化道后,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干呕,同时可能伴有腹泻、发热等症状。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需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以防脱水。

2.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肠道,也会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出现干呕,可能还会伴有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精神萎靡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二)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时,鼻腔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可能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引起干呕。例如感冒时,宝宝除了有鼻塞、流涕等症状外,可能同时伴有干呕表现。

(三)其他疾病

1.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先天性食管闭锁、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等,也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干呕。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宝宝出生后即出现唾液增多、频繁呕吐、干呕等症状,且无法正常进食;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的宝宝多在出生后2-4周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为奶液,含有胆汁,同时可能伴有干呕,体重增长缓慢等表现。

2.食物过敏:如果新生儿对配方奶或母乳中的某些成分过敏,也可能出现干呕,常还伴有皮疹、腹泻等过敏表现。

三、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生理性原因的应对

对于吞咽功能不完善导致的干呕,家长可以在宝宝吃奶后,将宝宝竖抱,头靠在家长肩上,轻拍宝宝背部,帮助宝宝排出胃内空气,可减少干呕发生。对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干呕,同样在吃奶后竖抱拍嗝,睡觉时可将宝宝上半身适当抬高,采取右侧卧位等,随着宝宝生长发育多可自行缓解。

(二)病理性原因的处理

如果是消化道感染引起的干呕,需要根据感染类型进行相应处理。病毒感染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补充水分预防脱水等;细菌感染则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干呕,主要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缓解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的情况。对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情况,多需要外科手术等专业治疗。如果考虑食物过敏,需要更换合适的奶粉或调整母乳喂养的饮食结构等,必要时咨询医生。

(三)特殊人群(新生儿)温馨提示

新生儿免疫力较低,家长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卫生,喂奶的器具要严格消毒,接触宝宝前后要洗手。如果宝宝出现干呕同时伴有精神差、尿量明显减少、频繁呕吐、发热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带宝宝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体重增长、精神状态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