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高烧是否会退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高烧通常是会退的。多数患者的发热呈自限性,一般持续3-5天左右,但具体退退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影响退烧时间的因素
1.自身免疫力
-年轻人且平时身体素质较好、免疫力较强者,感染后身体的免疫系统能较迅速地发挥作用来对抗病毒,通常退烧相对快些。例如,20-30岁身体状况良好的人群,可能3天左右体温就能逐渐恢复正常。
-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老年人,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而且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身体对病毒的应对及恢复能力,退烧时间可能会延长,有的可能5-7天甚至更久,且病情相对更易出现反复。
2.病毒感染程度
-感染病毒载量相对较少的患者,身体受到的攻击相对轻一些,发烧持续时间可能短些,退烧相对容易。
-病毒载量高的患者,身体炎症反应往往较强烈,发烧可能会持续久一些,退烧过程相对缓慢。
3.是否有效干预
-采取了合适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像适当多休息、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等,有助于身体恢复,促进退烧。比如,每天保证1500-2000毫升的饮水量,能帮助身体代谢,利于散热和毒素排出,可促进体温下降。
-若没有进行合理干预,发烧可能会持续较久。
二、退烧的一般过程及应对
1.体温上升期
-患者可能会感觉畏寒、寒战,此时要注意保暖,可适当增添衣物,但不宜过度捂汗,以免影响散热。对于儿童来说,要特别注意保暖的适度性,避免因为过度保暖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或引起其他不适。
2.高热持续期
-体温达到高峰后会持续一段时间,此阶段要关注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8.5℃且患者感觉不适时,可通过物理降温辅助退烧,如用温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帮助散热。但儿童物理降温时要注意避免使用酒精擦拭,因为儿童皮肤薄嫩,酒精易通过皮肤吸收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3.体温下降期
-患者会开始出汗,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着凉。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出汗后都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适当喝些淡盐水。老年人在出汗较多时,要缓慢起身,防止因体位性低血压导致摔倒等意外发生。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高烧情况,要密切关注体温及自身状况变化,若发烧持续时间过长、体温过高或伴随其他严重不适症状如呼吸困难、剧烈胸痛等,要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