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外阴炎是怎么回事

一、定义与概述

女孩外阴炎是指女孩外阴部位发生的炎症性疾病。外阴是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包括大阴唇、小阴唇、阴蒂、会阴等。女孩外阴炎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不同年龄段的女孩发病原因有所差异。

二、常见病因

1.卫生因素

-婴幼儿期:女婴的外阴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大阴唇不能完全覆盖小阴唇和阴蒂,尿道短且外口暴露,容易受到污染。如果不注意外阴清洁,尿液、粪便等残留在外阴部,就容易引发炎症。例如,女婴使用的尿布更换不及时,粪便中的细菌会污染外阴;擦拭外阴时从肛门向尿道方向擦拭,将肠道细菌带到外阴,都可能导致外阴炎。

-儿童期: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卫生习惯如果不佳,如不每天清洗外阴、不勤换内裤等,也容易导致外阴局部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引发炎症。此外,穿紧身化纤内裤,会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有利于细菌滋生,增加外阴炎的发生风险。

2.病原体感染

-细菌感染:常见的有大肠杆菌等。当外阴皮肤黏膜破损时,细菌容易侵入引发感染。例如,女孩玩耍时不慎导致外阴皮肤擦伤,若没有及时处理,就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外阴炎。

-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常见的致病真菌。女孩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者患有糖尿病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容易发生白色念珠菌外阴感染。另外,与患有真菌感染的患者共用毛巾、浴盆等物品也可能被传染。

-寄生虫感染:如蛲虫感染,蛲虫会在夜间爬出肛门,游动到外阴部产卵,刺激外阴皮肤,引起瘙痒和炎症。

3.其他因素

-过敏反应:对某些物质过敏,如对卫生用品(卫生巾、护垫等)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或者对化纤衣物过敏等,接触后可引起外阴部过敏反应,出现瘙痒、红肿等炎症表现。

-外伤:女孩在活动过程中,如骑跨伤等,导致外阴部受伤,若伤口处理不及时,也容易继发感染引发外阴炎。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瘙痒:患儿常表现为外阴瘙痒,年龄较小的女孩可能会通过哭闹、搔抓外阴等方式来表达不适。

-疼痛:炎症较重时,女孩可能会感到外阴疼痛,在行走、排尿、排便时疼痛可能会加重。

-分泌物异常:外阴部可能会有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的性质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细菌感染时,分泌物可能呈脓性;真菌感染时,分泌物常为白色豆腐渣样;蛲虫感染引起的外阴炎,可能在夜间发现外阴部有白色线状的蛲虫。

-红肿:外阴局部出现红肿,大阴唇、小阴唇等部位可能肿胀明显。

2.体征

-检查可见外阴皮肤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能有糜烂、溃疡等表现。不同病因导致的外阴炎,外阴局部的表现可能有一定特征,如白色念珠菌感染时,外阴皮肤可能有白色膜状物附着,去除膜状物后可见红肿的黏膜面。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女孩的发病情况,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有无不适的诱因,如卫生习惯、接触史等,以及既往是否有相关疾病史等。

2.体格检查:仔细检查外阴部的情况,观察外阴皮肤黏膜的色泽、有无红肿、溃疡、分泌物等情况,同时注意检查肛门周围有无蛲虫等。

3.实验室检查

-分泌物涂片检查:取外阴部的分泌物进行涂片,显微镜下观察有无病原体,如细菌、真菌、蛲虫等。例如,查找白色念珠菌时,可在分泌物中找到芽孢和菌丝;查找蛲虫时,可在夜间外阴部发现蛲虫。

-细菌培养:如果怀疑细菌感染,可进行分泌物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种类,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为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清洗时要从前向后冲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尿道和阴道。婴幼儿清洗时要特别注意轻柔,避免损伤外阴皮肤。

-更换合适的内裤:给女孩穿棉质、宽松的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减少对外阴的摩擦和刺激。勤换内裤,保持外阴部的透气性。

-去除诱因:如果是由过敏引起的外阴炎,要及时找出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如果是由蛲虫感染引起,要进行驱虫治疗,并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女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勤剪指甲,防止蛲虫再次感染。

2.药物治疗

-针对病原体的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果是真菌感染,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局部涂抹克霉唑乳膏等;如果是蛲虫感染,可口服驱虫药物,如阿苯达唑等。

-对症治疗药物:对于瘙痒明显的患儿,可使用止痒药物,如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等缓解瘙痒症状。但要注意,儿童使用药物需谨慎,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六、预防措施

1.注意外阴清洁

-婴幼儿期:家长要每天用温水清洗女婴的外阴,清洗时要分开阴唇清洗,保持外阴清洁。更换尿布要及时,避免粪便、尿液长时间刺激外阴。

-儿童期:教育女孩养成每天清洗外阴、勤换内裤的良好卫生习惯,清洗外阴时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即从前向后冲洗。

2.选择合适的卫生用品:给女孩选择质量合格、适合其年龄的卫生用品,如卫生巾、护垫等,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卫生用品。

3.穿着舒适的衣物:给女孩穿宽松、棉质的内裤,不穿紧身化纤内裤,减少外阴局部的摩擦和不透气情况。

4.增强机体免疫力:保证女孩合理的饮食,摄入充足的营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5.预防交叉感染:教育女孩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个人物品,避免接触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群,防止交叉感染。

6.及时治疗相关疾病:积极治疗女孩的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因为糖尿病患儿容易发生真菌感染导致外阴炎,控制好血糖有助于预防外阴炎的发生。

七、特殊人群(婴幼儿)注意事项

婴幼儿的外阴皮肤非常娇嫩,在护理和治疗外阴炎时要特别小心。清洗外阴时,要使用柔软的纱布或毛巾,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外阴皮肤。在选择药物时,要优先选择刺激性小、适合婴幼儿使用的药物,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婴幼儿外阴炎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加重,要及时带婴幼儿就医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