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囊肿黄体是一种在输卵管部位形成的囊肿,通常与黄体功能有关。以下是关于输卵管囊肿黄体的一些信息:
一、定义
输卵管囊肿黄体是指在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未能完全退化,或黄体血肿含血量较多,血液被吸收后,形成黄体囊肿。
二、病因
1.内分泌因素
黄体生成素分泌不足:使卵泡发育不良,黄体不能及时转化为白体而形成囊肿。
高催乳素血症:可直接作用于卵巢的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过程,或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抑制卵巢功能,引起黄体功能不足和卵泡发育不良,导致黄体囊肿形成。
2.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
卵泡成熟但不破裂,卵细胞未排出而原位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效应器官发生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改变。
卵泡未破裂黄素化黄体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可能与中枢调节紊乱、局部障碍及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
3.其他
医源性因素:如反复多次的促排卵治疗、卵巢手术等,可导致卵巢局部损伤或炎症,增加黄体囊肿的发生风险。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导致盆腔粘连,影响卵巢排卵和黄体功能,增加黄体囊肿的形成机会。
三、症状
1.月经异常
多数患者可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
2.腹部肿块
可在下腹部触及肿块,一般无明显压痛,质地中等,活动度较差。
3.腹痛
常为隐痛或钝痛,可在月经期间加重。
4.其他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性交疼痛、白带增多等症状。
四、治疗
1.观察随访
对于无症状、体积较小的黄体囊肿,可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其大小变化。
2.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使用药物促进黄体萎缩、恢复正常月经周期。
3.手术治疗
对于囊肿较大、症状明显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输卵管囊肿黄体可能会影响卵巢功能和受孕,因此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对于预防输卵管囊肿黄体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