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中医如何辨证治疗

中医将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归于“脱疽”范畴,其辨证治疗方法如下:

1.血脉瘀阻证:

临床表现:患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甚则出现静息痛,夜间痛甚,趺阳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脉沉细或涩。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常用方剂:桃红四物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

2.寒湿阻络证:

临床表现:患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遇寒加重,得温则减,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

治疗原则: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常用方剂:阳和汤加减。

3.湿热毒盛证:

临床表现:患肢疼痛剧烈,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局部红肿,得凉则舒,全身发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解毒活血。

常用方剂:四妙勇安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4.热毒伤阴证:

临床表现:患肢疼痛,夜间尤甚,皮肤干燥,肌肉萎缩,五心烦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常用方剂:顾步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患肢乏力,自汗,口渴不欲饮,五心烦热,便干,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治疗原则: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常用方剂:生脉散合八珍汤加减。

6.肾阳衰微证:

临床表现:患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遇寒加重,得温则减,神疲乏力,面色晄白,自汗,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疗原则:温补肾阳,活血通络。

常用方剂:右归丸加减。

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戒烟戒酒。同时,要注意患肢的保暖,避免受寒。